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发布 >

【寻仁迹】二号塆的故事

来源: 酱香仁怀  发布时间: 2024-02-19 作者: 黄黔华
从仁怀城区出发往南,约半小时车程,进入茅坝镇地界的二号塆。这个地方,公安和民政部门制作的地名牌上,写的是二合村。村中居民多为王姓,统计显示有770余人,是村内人口最多的姓氏。
这些王姓人中,约有400多人,是清康熙年间由江西辗转迁移至此的王金鳌后代。但无论王金鳌后代,还是其他王姓、李姓、何姓,居住于此的居民及周边,无论老幼,还是迁入城的,都习惯叫这里“二号塆”。

【寻仁迹】二号塆的故事

“二号塆”,成为人们内心深处的乡愁记忆,以及对家族史的传承和传统文化的认同。而横穿二号塆的县道下方,一座被称作“花坟”的清墓,或能成为追溯二号塆故事的起点,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人们固执存在的习惯。
在遵义、毕节、铜仁等黔北农村,乃至毗邻的川、渝等广大地区,人们对古墓葬有很多不同称谓。这些称谓,基本是对墓主身份的定义,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比如称崖墓为“蛮洞子”、“蛮子洞”,认为是安葬“南蛮人”的坟墓;称普通石墓室墓葬为“苗罐坟”等,认为是安葬本土苗族人的坟墓;称地方主政官员坟墓,叫“官坟”或“皇坟”。至于“花坟”,通常是指建于清代规模较大、雕刻精美的坟墓。二号塆公路下方的“花坟”,为清咸丰年间所建,墓主为“王府周孺人”,即王桢夫人。

【寻仁迹】二号塆的故事

王桢,仁怀箐塆(又名箐坝,即今二号塆)人。据《茅坝镇志》称,其乾隆年间在四川经商。其间,一位盐商在自贡买地打井采盐,但耗钱无数,仍未出卤水,决定放弃。王桢得知后,低价购下,但几乎耗尽家财,也未见卤水,准备放弃,便请工人吃“散伙饭”,称“此乃最后一餐,希众人再行,若不就,则各自分散,另寻出路”。未曾想,就在当天,盐井突然出现大股卤水。于是,他便招工扩建,大兴盐业。
仁怀茅坝镇,位于茅台镇的上游。清乾隆年间疏浚赤水河航道之前,由四川进入贵州的盐,有相当一部分,由人工背运翻山越岭,在川黔交界的茅坝镇鄢家渡,渡过赤水河,再经过茅坝,送往贵州各地。茅坝,成为当时怀南商贸重镇。
王桢的老家,在这条盐道旁。道光年间,鲁班善士孟启凤一家修建的生生桥,就在王家山脚的照度河峡谷中。民间传说,王桢在开盐井后,先是在自贡设立盐仓,主销贵州。后来,为方便有利,又在老家箐塆设立盐仓,作为一级转运储存。为方便区分两个盐仓,便将自贡的盐仓命名一号仓,老家的称为二号仓。时间长了,人们便将箐塆称为“二号塆”。后来,由于地名区划,这里被改为二合村。
“王府周孺人”墓的两篇墓志铭,佐证了《茅坝镇志》的记载,同时也证实了王桢家族“煮海为业”的发家史。“煮海”,即指制盐为业。
墓志铭称,周氏娘家四川威远望族,嘉庆十年(1805年)十六岁时,嫁给了自幼客居四川、“煮海为业”、“奚囊方富”的王桢,后随夫返乡,“置千金产业,乐享田园”,育有一子五女。丈夫早逝后,其撑持家政,“和丸教子”,其子海帆先生“承欢色养,奉志愉颜”。

【寻仁迹】二号塆的故事

撰写两篇墓志铭的,是仁怀道光二十九(1849年)拔贡,后为直隶州分州知州的陈于逵,以及咸丰十年(1860年)获拔贡、任职礼部,人称“礼部京官”的仁怀人罗国铨。从墓志铭内容推侧,陈于逵是应“周孺人”儿子海帆先生(墓碑称“川远”)之邀撰文。罗国铨与“周孺人”“故未谋面”,他或许是“以家孙正权从吾游,皆得耳其生平”后,应“周孺人”的孙子王正权之请写了墓志铭。
此外,“王府周孺人”墓的两幅墓联,也为晚清名家所书。其中,肉眼可辨的一副,为晚清著名书法家、诗人王永恩所撰。王永恩,即王作孚,绥阳县人,咸丰三年(1853年)中进士,先后任翰林院编修学士、兵部方司员外郎、江西瑞州府即山东曹州府知府、山东按察使、布政使和七省盐运使,参与过与英法换约(《天津条约》),处理过“兖州教案”。
能请动三位晚清官员,甚至官居二品的王永恩,为一位乡村妇人撰写墓志、墓联,“王府周孺人”身份和地位由此可见。同时,又印证了民间称王桢之子“海帆先生读书知义,广交豪俊”之说。当然,这里面,或许还有王桢盐商身份,清咸丰、同治年间号军起义,以及晚清政府对于乡村治理方式等原因。
今天,按照记载和传说去寻找王桢的盐仓,却无人能指出准确位置所在,不能确认王桢的二号盐仓是否真实存在过。只是,在村后的家族墓地中,我们又在一座清道光年间的墓葬模糊的墓志铭中,读到了有关于“盐卤”的记载。这表明,尚为箐塆时代,由江西等地辗转迁徙而至的王、李、何姓,除了开垦,还从事其它职业,其中包括从事盐业经营,有较强的商业意识。

【寻仁迹】二号塆的故事

由于没能找到王桢墓,也未能见到王氏族谱,我们无法推测王桢更多家族故事细节。仅能按照“周孺人”墓志铭所载推测,疑出生于清乾隆年间的王桢,受到影响,在父辈支持下“自幼客蜀”。
以王桢为代表的晚清二号塆部分居民,以自己对经商的理解,抓住了川盐入黔的机会,涉足商海,使得村庄由原来的箐塆,逐渐向着山下更平坦、更接近盐道的地方发展。山村渐为乡集,也为后来王氏家族的另一个传奇故事,提供了条件。
清同治三年(1864年)左右,三名外乡风水先生来到二号塆勘地。他们在村后墓地对王正礼说,以其祖坟所在看,“此穴是假批龙袍,必出草寇(土皇帝),将来有灭九族之灾”。王正礼十分紧张,遂讨教化解之际。前者称,组织戏班子唱戏,穿着假龙袍,挂假帅旗即可免。王正礼随后卖掉80石田的产业,筹上银钱,到四川请戏师,又添置服装、乐器、道具等,开启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戏班生涯。
王氏戏班,高峰时据称有30多人,在县内及周边都很有名气,还到外县演出。王正礼死后,其子王大本子承父业,为进一步扩大戏班,又卖掉了多处产业,以添置设备。民国14年(1935年),匪患四起,王大本死于非命,戏班终结。
【寻仁迹】二号塆的故事
王姓后人所指的“假批龙袍”故事衍生地
 
晚清时期二号塆的故事,绝不仅有盐商王桢、王氏戏班。《仁怀地名——历史人文知见录》记载,该地区的多数居民,历来以农耕兼采煤为业。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为满足青菜河水利工程水泥供应,仁怀在这里修建了一座水泥厂,以及一座水利发电站。高峰时,水泥厂有职工200人。如今,因改制和生态保护需要,水泥厂及水电站均拆除,空地逐步被村民复耕。
今天,走进二号塆,老人们努力搜索模糊不清的记忆,继续向年轻一代讲述王家盐业传奇,到后山给年轻人指认“假批龙袍”故事起点。人们的讲述中,或存在演绎,但这些老辈人的经历和故事,充实了二号塆人的乡愁记忆,也丰富着地域文化。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