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发布 >

『仁怀物种』长江鲟

来源: 酱香仁怀  发布时间: 2024-03-05 作者: 黄黔华
清道光年间,任仁怀直隶厅同治的陈熙晋,在他主持编纂的《仁怀直隶厅志》中,收录一篇名为《释鲔》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陈熙晋本人写的,内容是求证——清乾隆年间编修《贵州通志》中记载的“仁怀县出鲟鳇鱼”。他在文中写到:及余至厅上事,询之更人,则本地人皆呼为辣子鱼……渔者间获一二尾,不常有。即以命名辣子之义,则茫然无以应。
文中还引用了其他人所描述鲟鱼的句子。如陆玑诗《疏》:“鲔鱼形似鳣而青黑头小而尖似铁兜鍪口亦在颌下其甲可以摩薑大者不过七八尺益州人谓之鳣鲔,一名鮥肉色白味不如鳣也。《玉篇》:“鮥鱼鮥音洛大鱼。《埤雅》:“青黑长鼻,体无鳞甲,大者七八尺,岫居,至春始出而浮阳。”......

『仁怀物种』长江鲟

在文章的最后,陈熙晋还记录了仁怀渔民捕获大鱼后,他前往查证的的事。不过,他并未对渔民捕获的大鱼给出结论。
那么,当年陈熙晋所描述的“鲟鳇鱼”或“辣子鱼”,究竟是一种什么鱼?今天,它还生活于赤水河么?
根据陈熙晋描述“四尺余,长鼻巨口,鼻骨催,余则否,始鲟鳇鱼欤”特征,我们通过资料比对,并向中科院水生所的专家请教确认,古人笔下的“鲔”“鲟鳇鱼”或“辣子鱼”,就是长江鲟,又称达氏鲟,系国家一级水生保护动物,为中国长江流域独有的珍稀鱼类,有“水中大熊猫”、“水中活化石”之称。
    对于“鲟”这种鱼类,古代也早有文字记录。古文献中,鲟鱼又有鱣、鲔、擅、鲟鳇、腊子等称谓。《吕氏春秋》中敬鲟鱼为神鱼。但古人记载最多的,还是从长江溯游而上的鲟鱼。《遁园居士鱼品》记载:“江东,鱼国也。有鲟,鼻长与身等,口隐其下”;《毛诗陆疏广要》记载:“今宜都郡自京门以上,江东道出鱏鳣之鱼。

『仁怀物种』长江鲟

长江鲟体长,呈梭形;头呈楔形,背面极粗糙,盖有6个菱形的骨片;体表其它部分裸露,且多数粗糙;体背部和侧面呈灰褐色,腹部灰白色,各鳍青灰色,其边缘为白色。是食肉鱼类,以小鱼、虾、螃蟹等为主要食物。
长江鲟喜欢在较暗的底层缓流水体中活动,经常栖息在8-10米的江河浅水区。在岩礁、沙底、卵石区域游动、觅食。冬季在有缓流的河道中越冬,立春后在江水回温至12℃以上时,开始溯水上游到长江的干支流摄食产卵。
相对于生活在长江流域里的中华鲟,以及长江白鲟等其他大型鲟鱼,长江鲟属于比较温和小巧的物种。成年体长可达到1米,体重可达15公斤左右,雄性成熟年龄为4岁,雌性成熟年龄为6岁。

长江鲟是赤水河的鱼类之一,但自有明确观测记录以来,其出现的频率均不高。及至上世纪80年代,由于洄游通道受阻,以及采砂和捕捞等原因,一度消失在人们视野中。不仅如此,就连其主要活动的长江中,数量也急剧减少,由此被科学家们列入人工繁殖保存的物种之一。

『仁怀物种』长江鲟

长江鲟重现赤水河,是2015年5月。其时,渔民在赤水河中捕捞到一条长550毫米的“怪鱼”,后经鉴定确认为幼年的长江鲟。
这一发现,引起各方关注。长江鲟在赤水河的大规模重现,是2020年——赤水河常年禁渔政策实施3年后,中科院水生所的监测人员,一天中捕获110尾。而接近陈熙晋描述个体大小的,则是2021年8月监测到的,其体长达到1.15米,体重6.9公斤。
中科院水生所研究人员认为,长江鲟重现赤水河,说明通过人工干预和十年禁渔,这一曾宣布野外灭绝的物种,正在自然条件下,逐步恢复种群,并有少量个体可能具备了野外繁殖的能力。
人不负河流,河流不负人。毫无疑问,大江大河有大鱼,长江鲟也正游进属于它们的新故事里。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