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发布 >

【寻仁迹】茅台开埠首商

来源: 酱香仁怀  发布时间: 2024-03-29 作者: 黄黔华
“蜀盐走贵州,秦商聚茅台”,是茅台镇深沉的文化记忆。
今天,当人们漫步于茅台镇的街巷,感受它的热烈与繁华,听到最多、最真切的故事,莫过于川盐入黔,以及商贾盐酒交织的传奇。
贵州素不产盐,食盐多赖外运,因此盐价奇高。川盐入黔,是官方解决贵州食盐匮乏的办法,并由此催生出张淳、华联辉等一批大盐商,成为茅台镇厚重人文内涵的一部分。

【寻仁迹】茅台开埠首商

清乾隆八年(1743),时任贵州总督张广泗,是川盐入黔的策划者和坚定推动者。其时,经过明代至清初的经营,由四川自流井出发的盐船,已能勉强抵达今赤水市元厚镇,然后人背马驮,送往贵州各地,但盐路艰辛,运量有限,盐价依然高挺。
有研究者认为,能查到有文字记载的“川盐入黔”,是《元史》中的记载。其时,为解决云南的军马缺盐生病问题,朝廷决定从四川自流井运盐,经赤水河,送往云南。
但我们认为,元代长途运盐的根本目的,非供人之需,贵州也仅是过境,因此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川盐入黔”。具有“普惠”意义的“川盐入盐”,应是明洪武年间首次疏浚赤水河航道,“募商人于本州纳米中盐以给军食”,运输川盐至今赤水鲢鱼溪卸船后,由人力转运各地军屯,以满足屯守军民。而明代的“川盐入黔”,本质是解决屯守军民、稳固疆域所需,盐道亦未广泛深入到黔中山区,有明显的局限性,对贵州地区食盐匮乏局面,没有根本改观。
真正改变赤水河流域乃至贵州食盐供应局面,并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大发展的,是自清初开始的川盐入黔,尤其是清乾隆年间,张广泗疏浚赤水河航道以后,“其川盐进口量,即已创造了历史的高纪录”。
张广泗将盐价问题,与国家经济和安全防务需求综合考虑,提出了疏浚赤水河航道的方案。他认为,通过疏浚赤水河航道,可解决国家战略物资黔铅滇铜运京通道拥堵、运输成本问题,同时改善贵州的食盐匮乏局面。
乾隆十年(1745)朝廷批准了张广泗的奏请,拨付了疏浚赤水河航道所需银两(一说向朝廷借用银两)。
【寻仁迹】茅台开埠首商

贵州总督张广泗组织开修赤水河(葛镇亚提供)

 
航道疏浚工程完工后,赤水河航道延伸到上游天鼓崖,新增通航里程300余里。资料显示,经过此次疏浚,赤水河航道通航里程虽增加了,但仍有部分险滩,“自白沙至沙湾凡七百余里,然路遥滩险,蜀中舟不能至二郎滩,至新龙滩三十里不可”。
随后,张广泗在川黔两省,公开招募承担铅铜和运盐的商人。然而,先后报名响应的20多家商贩,在实地考察赤水河航道后,皆感叹于航道艰险而放弃,仅一位名叫张淳(世淳)的商人留了下来。
留下来的商人张淳,原籍甘肃固原。明末,其先祖为避战乱,偕妻携子,先至陕西,再辗转迁徙至遵义府仁怀县礼博里生界(今仁怀市生界社区)定居。
依此,一些赤水河及茅台镇历史文化研究者认为,盐船可通茅台的乾隆十年(1745),应为茅台开埠之年。而张淳,则是茅台开埠后的“首商”。

【寻仁迹】茅台开埠首商

据道光《仁怀直隶厅志》记载,张淳为“国子生”(即国子监肄业的学子),“性质重,无浮华习气,居家以孝友”,在乡间有较好的口碑。留下的张淳,顺着赤水河航道仔细考察,并根据不同的水情、险滩特征,“精心计,乃相水势规造盐船”,造出了适合不同河段通行的船只。
赤水河由此首次拥有了“量身打造”的船只。在此基础上,经百年改进和发展,船型越发科学和丰富。
资料显示,清代至民国,赤水河上航行的盐船,主要的有茅村船、中圆棒、牯牛船、麻叶鳅、黄瓜皮、五板船等。其中,赤水至二郎滩航段,航行的是牯牛船,且又分为“大牯牛船”和“小牯牛船”。而茅村船,形若木梭,前后都有艄,因前艄似关刀,又名“关刀船”,是专门针对马桑坪至茅台区间航道设计,载重量通常为2吨至12吨;茅台上游,因航道极浅,航行的是状如鸭子的“鸭子船”,载重量约为2.5吨。
【寻仁迹】茅台开埠首商

茅村船模型

 
张淳的贡献,不仅限于赤水河盐船的设计。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分段运输,将赤水河航道,划分为合江至仁怀厅城、仁怀厅城至猿猴、猿猴至二郎滩、二郎滩至马桑坪、马桑坪至茅台村、茅台村至白沙河6 段。
以茅台为总号,张淳在赤水河沿岸码头、场镇,均置设房产、分号,安排人分段经营管理。同时,在个别分号周边,还添置了田产等,其收入用于分号开支。
这种分段式运输方式,有效提高了赤水河运力,“引商逐渐越过川黔省界,浸灌贵州大部分州县”,他们“节节开设子店”,使得仁岸盐引大增、盐价降低,也因盐船的分段卸载和转运,为沿岸带来发展机遇,加快了临河场镇、水陆场镇的兴起。
【寻仁迹】茅台开埠首商

位于赤水河新龙滩岸边的清代盐号

 
值得注意的是,赤水河航道疏浚后,茅台逐渐兴盛,开始了由小渔村向规模商贸集镇的快速迈进。至乾隆十四年(1749),贵州巡抚爱必达《黔南识略》称“茅台村,地滨河,善酿酒,土人名其酒为茅台春”时,川盐入黔的主体商贾,以外来者居多,本土盐商相对较少,“行黔川盐……从来行岸各商土著者通行不过二三户,余皆西商各挟巨资分布各岸,设立盐号”。
张淳因此获益匪浅,成为显赫的大盐商,后来迁往“仁怀厅城”即今赤水市,继续“操持盐荚”,并热心厅城公益事业。清光绪《续修仁怀厅志》称,“张氏自淳以醝商起家,修学校、治道路、葺桥梁及育婴,掩骴诸义举,皆首先乐助云”。
“醝”,指白酒。据此可见,协助官运铅铜、开设盐号,张淳及其家族所涉及的产业,可能包括酒业,且具有相当规模。而“盐荚”,是指食盐人口登记册,最早出自2000多年前管仲制定的我国首部盐政大法《正盐荚》。依此推测,张淳及其后人,除了直接从事盐、酒经营,可能还与官方达成某种合作,承担了区内盐政管理事务。
张淳迁往赤水后,被当地人称为“张百万”。今天的赤水市区及复兴镇,“张百万”美名仍为很多人所知。在赤水市复兴镇,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提起“张百万”,会指着集镇老街中部说:“张家富得很,很有实力,生意也广……那边有几间铺面,听老人讲,张家是卖糖果的。”
我们推测,按照张广泗对农民吴登举义举的褒扬程度,以张淳的贡献,他可能获得更高的奖励。但令人费解的是,不知何故,对川盐入黔和赤水河航运发展贡献巨大的张淳,却少有资料记载,更不见官方对其褒扬的文字,甚至连张氏迁居仁怀礼博里生界后从事何种职业,张淳开办的盐号名称、规模,以及何时迁往赤水等信息,都难以查证。清道光《仁怀直隶厅志》和光绪《增修仁怀厅志》中,关于他的记载,寥寥数语,名气和后世影响力,远不及其孙张大昌。
张大昌,是张淳长子张必琳的次子,“幼嗜学,博览经史,尤耽诗,初官京师以诗名公卿中,后由中书科授云南陆凉州知州,诰封奉政大夫,晋封史议大夫”,“著有《蕉月山房诗稿》”,收入清道光《仁怀直隶厅志•艺文志》。
贵州省文史馆馆员、原仁怀市政协文史委主任龙先绪,早年曾发表对张淳一族的研究文章。该文显示,自张淳之后,张氏一族由商入仕,几乎每代人都有为官者。其中,张淳长子张必琳,官居同知;次子必懋,“嗜学善书画,侯选布政司经历,因足疾遂绝意功名……诰封朝议大夫”;幼子必楚,“嗜学善书画,侯选布政司经历,因足疾遂绝意功名……诰封朝议大夫”。
另外,张淳子孙中,有的还与盐政管理机构有关联。如曾参与处置同治十年(1871)“贵州教案”的张鸿绩,官居“陕西西安清军同知,调埠佛坪厅同知,军功保举盐运使,升用知府,赏戴花翎”。据《游蜀疏稿校证》记载,同治十年,贵州发生教案九起,四川将军崇实,贵州巡抚曾璧光,协同办理黔省教案。期间作为贵州籍的张鸿绩“密派绅耆,自备资斧,分赴劝导”,《奏报黔省教案赔款斟酌情形无庸再事筹拨片》奏称,张鸿绩“亦属著有微劳……拟请将张鸿绩赏加盐运使衔,指发四川”。
【寻仁迹】茅台开埠首商

张大昌妾李氏的节孝牌坊 

 
按龙先绪先生梳理,张淳后人中,入仕为官者,多达二十余人之多,个别品级还较高。这些人当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后迁往“重庆天官街”居住的张大昌,以及张鸿绩。但他们两人,都是以诗歌闻名。
此外,张氏族内多有受旌表之女性。张大昌之妾李氏是其一。及至今日,赤水市某小区内,还矗立着张大昌妾李氏的节孝牌坊。该牌坊为三重五檐,用料为当地特有的丹霞石。

【寻仁迹】茅台开埠首商

赤水河巨贾张淳,为川盐入黔做出巨大贡献,但存世资料甚少,我们认为可能存在两方面原因:一是当时社会环境下,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因此在张淳因盐而富后,悉心培育后代,全力帮助他们入仕;二是张淳与张广泗关系密切。张广泗大小金川征战失利被斩,《清史稿》人物列传中,并未提及张广泗的赤水河航道疏浚及川盐入黔业绩,因此张淳自然也就难以留名。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请作者与编辑部联系)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