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发布

共话茅台“申遗”

来源: 未知  发布时间: 2025-04-11 作者: 管理员
4月9日,申遗与博物馆建设调研座谈会在茅台举行,行业专家、领导嘉宾齐聚赤水河畔,共同为申遗和博物馆建设把脉定向,全力推动申遗与博物馆建设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会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表示,中国白酒申遗进入“快车道”,这一举措推动了白酒文化价值的世界认同,还为中国酒业走向世界舞台奠定了基础。中国白酒与文化遗产、文化与自然遗产、农业遗产等6类遗产关联性强,建议将文化遗产确立为申遗的主要推进方向,更具可行性与战略价值。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表示,要坚定文化自信,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申遗与博物馆建设工作放到历史的高度,为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要广泛凝聚行业共识和社会共识,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与行业及行业协会携手,尽快形成中国白酒联合申遗共识,共同营造申遗的良好氛围。
会上,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何晓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原所长、“一带一路”国际科学家联盟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刘嘉麒,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宋新潮,贵州省文旅厅党组成员、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张勇等与会专家,围绕茅台如何做好自身价值研究、申遗关键要点及面临的困难与挑战等内容进行了专项研讨,为茅台申遗工作提供了极具建设性的指导思路。

文化遗产不是尘封的遗物,而是动态演进的文明基因。保护文化遗产既是守护人类的共同记忆,更是为未来留存创新的种子。酒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茅台始终秉持“保护文化遗产、担当历史责任”的工作使命,通过深入挖掘茅台历史文化内涵,扎实推进茅台酒酿制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宣传工作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力度。

期间,专家组一行还调研了茅台文化遗产、赤水河流域自然保护区、红缨子高粱基地等,通过一系列深入调研,为茅台申遗与博物馆建设工作提供了丰富且翔实的一手资料,为后续研究论证、科学决策、精准施策筑牢根基。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