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中国酱香酒文化网
账号登录 | 注册会员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酒文化故事

『酱香文苑』壶酒兴城

  发布时间: 2025-09-22 来源: 网络 作者: 小编
『酱香文苑』壶酒兴城(图1)

离开职场后,我每年都会到茅台镇。我很喜欢茅台镇白天的热闹,晚上的热烈。

在茅台镇,我喜欢在晚上正餐之后接着宵夜的自在放松。虽然没有在彩虹桥上解鞍曲肱枕水而卧,也没有问宾馆松醉如何不让松来扶,但摇摇晃晃跌跌撞撞也没少过。

2025年6月和7月,我两次在茅台镇歇脚,气氛迥异于往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喧闹热烈与放肆。其中7月的一个晚上,在镇上宵夜,偌大的街道空空荡荡,整个一晚上,除了我们一大桌,另外只有两拨三位客人,外加摊主一位放暑假的女儿。那些酸豆角蛋炒饭、羊肉粉,鱼火锅,以及壮人声色的划拳碰杯声,仿佛凭空消失了。虽在盛夏之夜,心中却颇为凄凉。遇见的人,从出租车司机到酒业业者,无不唉声叹气。作为一个非著名酒鬼,我40年喝酒生涯中,也是第一次到酒厂没喝酒,听起来像个笑话,却在2025年的贵州真实发生了。

热闹也罢,静寂也罢,荒唐也罢,皆因酒起。

我喜欢来茅台,自然因为茅台有美酒,不仅有茅台,还有其他品牌;周边遵义、习水、金沙等地,也都各有各种美酒。

归总,这些地方吸引我,除了自然风光历史名胜,最大的吸引力,当然是它们产的美酒。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能力都有限,我很难想象,在没有交下如今那些朋友之前,没有茅台,我会经常去仁怀这么远的地方;没有习酒,我会去习水;没有郎酒,我会去古蔺;没有五粮液,我会去宜宾;没有舍得,我会去射洪……

可能中国产酒的城市,如果没有酒,我也会主动去的,只有两个,但这两个城市,也恰恰产酒,吸引力就更大了。一个是青岛,美丽的滨海城市,也是历史名城,我是在内河池塘边长大的人,对于海,真的有河伯望洋之叹,当然它也产啤酒葡萄酒;另一个则是绍兴,黄酒祖庭,当然即使没有黄酒,我也会去,毕竟,山阴路上故事多,那里王谢堂前燕飞过,沈园三味书屋有旧踪,还有“休言女子非英才,壁上龙泉夜夜鸣”的秋瑾……

我很晚知道,像茅台这样地以酒名,城以酒名,这个传统的真正开启者,其实是绍兴。

2017年初夏的一个傍晚,我当时因爱和朋友喝酒却被视为追求享乐奢靡之风。但我毫无悔改之心,顶风和同事约着去了附近一家绍兴馆子,我们那个房间里挂了幅字,“壶酒兴邦”。一见真是大对我心,喝酒都能兴邦国,又岂是追求享乐奢靡之风可概括。

当时我孤陋寡闻,并不知道“壶酒兴邦”的典故,但过往的知识积累,直觉应该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关。酒后回家问度娘,果然:“越王之栖于会稽也,有酒投江,民饮其流,而战气百倍《吕氏春秋·顺民篇》)后世“箪醪劳师”。而越王投酒之河,至今在绍兴城内尚有遗迹,“投醪河”,一条狭窄的沟渠。如今我去绍兴,有时间都会和朋友去投醪河边走走,一是酒徒心意,二也算是凭吊历史上我吴国之亡。

“壶酒兴邦”,自然是文人墨客为帝王矫饰抬轿。但酒能资军国大事,却是不争的事实。

自大禹疏仪狄而绝旨酒”以来,一怕酒后失德乱政(至今未少见过),怕浪费粮食贻害,禁酒一直是后世王朝的主流。周公在《酒诰》里说:“厥或诰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汉律也规定,“三人以上无故群饮,罚金四两。”

帝王开酒禁,其实就是遇到了财政困难这个过不去的坎。武平六年(575)闰八月辛巳,“以军国资用不足,税关市、舟车、山泽、盐铁、店肆,轻重各有差,开酒禁。”《北齐书·后主本纪》)。《新唐书·食货志》载,太和八年(834)天下榷酒156万余,相当于15.6亿文铜钱!到南北两宋,酒更是给赵宋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

北宋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对酒实施禁榷政策,由官府垄断经营,一是官产官运官卖,二是由官府售卖生产和销售许可证,三是民间酿造的酒必须由官府收购,然后再由官府转卖。宋太宗时代,酒课只占到朝廷货币总收入的8.3%,20余年后到宋真宗天禧年间,酒课比重剧增到朝廷货币收入的33.7%,宋仁宗庆历年间更是达到了38.9%。后来一直维持在25%左右。

宋朝为了借酒搞钱,真是无所不用其极。贡华南教授《酒的精神》中归纳了5条:

1,酒诱把酒开在必经之处

2,色诱,“又恐其不顾也,则命娼女坐肆作乐以诱之。”(王栐:燕翼诒谋录)

3,宴饮定制“国有大庆皆大宴。”(脱脱等:宋史)

4,公款公饮:公款劳军——“屯兵州军,官赐钱宴犒将校,谓之旬设”;公款接待(“公使钱”)——“盖为士大夫出入,及使命往还,有行役之劳,故令郡国馈以酒食,或加宴劳,盖养贤之礼,不可废也。”(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5,鼓励官员居家宴饮,无条件可去酒肆吃喝。

两宋酒的巨大税入没能挽救两宋的命运,但两宋的繁华乃至政权能维持这么长,甚至文化的繁荣,酒业的发达,其实功不可没。

影响一个国家命运的要素很多。且不论酒能否兴邦,但酒能兴城,却是不争的事实。

宋人张端义《贵耳集》载,南宋宁宗时,宫里请艺人在御前表演杂剧,剧情中有三个官老爷,一个临安府尹,一个常州太守,一个衢州太守,三人争座次,常州太守对临安府尹谦让说“岂宜在我二州之下。”临安是南宋都城,府尹亦即古代京兆尹。衢州太守不买账:“京兆尹合在我二州之下。”理由是京兆府尹“是我二州拍户”。当时临安府尹袁彦纯关心酒政,他从常州宜兴县和衢州龙游县批发当地酿制的酒在临安销售,“拍户”近似于今天的烟酒小卖部。

衢州太守连首都领导的账都不买,就是因为本州产好酒。好酒就是话语权。一如今日。

无论是贵州、宜宾、泸州、射洪、汾阳、黄石、宿迁、淮安、亳州……中国所有产酒产好酒的城市或区域,虽然各有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产业布局,但今天无一不是因酒而兴,广为天下知,更引天下人来。

因酒而兴,不只是因为酒业成了所在城市区域的支柱产业,酒业繁荣给所在城市带来的GDP和财税收入排名的荣耀——如果没有酒业的收入,这些城市区域的经济状况会是怎样,其实可想而知;这些城市的酒业,同时支撑起了所在区域和城市的千家万户的安居乐业,也撑起了密布全国的完整产业链条上讨生活的无数家庭,并给促急的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带来了放松和欢愉,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情绪舒缓剂。清人傅山说“世难,而酒以用之”,其实,于我,于许多人,都是一样。

我不知道此番酒难时间会延续多久。我只是希望,朋友间觥筹交错的烟火气,也即人气,不只是回到这些酒城,更能重回我们所有人的日常生活。这是这些城市经济繁荣的基础,也是普通人幸福生活的象征。

『酱香文苑』壶酒兴城(图2)


分享更多
4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