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赤水市大同河,明清时称劳溪,宋代于此设有牢溪寨,牢与劳音同。那么唐代的牢州应设于此。牢州,贞观十六年废,改名夷州。(按,牢州,原名邘州,州治邘水,则大同河古名邘水可知。)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一、芙蓉县:在仁怀县南,唐贞观五年置,隶牢州。二十年改隶播州,咸通中废。
二、琊川县:在仁怀县东南,唐贞观中置,隶牢州。十六年改隶播州。
三、胡刀县:在仁怀县西南五十里,唐贞观九年置释燕县,属牢州。
四、舍月县:在仁怀县东南九十里。唐贞观九年置高山县,属郎州,旋废。十三年复置,改舍月,以境内舍月山为名。
五、湖江县:在仁怀县东南四十里,贞观九年置,属郎州。旋废。十四年再置湖江县,以界内湖江水为名。(按,湖江,应为符江,今赤水河)
曹学佺《蜀中广记·名胜记·仁怀县》:
一、《寰宇记》云:“芙蓉县,唐贞观五年置,属邘州,寻属牢州。十六年,牢州废,改属夷州。又改属播州。初置在芙蓉山上,后移于县东南三里之芙蓉江侧。”此芙蓉县之所由名也。
二、《寰宇记》又云:“仁水在县西南一里,东南流,注邘水。”《志》云:“仁水在宣慰司东南五十里”,此仁怀县之所由名也。
三、《图经》云:“废舍月县,在州东南九十里。唐贞观九年于县置高山县,旋改为舍月县,以界内舍月山为名。涪陵江(指今长江)在其东九十里。”
四、废胡江县,在州东南四十里。贞观九年,于县置贡山县,旋改为胡江县,以界内胡江为名,有巴水(指今长江)在其南三十四里。
五、废罗为县,在县西南二百里。贞观九年置邘施县,旋改为罗为县,以界内罗为水为名。水源自县西百里罗为山出,流经县南,又东流至胡江,入涪陵水(指今长江)也。显庆五年废,城址犹存。
六、废胡刀县,在县西南五十里。贞观九年置释燕县,旋改为胡刀县,因胡刀以为名。水在县南一里,东流合胡江,开元二十六年废。
《黔南识略·仁怀县》:“唐贞观五年,置芙蓉县,属邘州,寻以县属牢州。十六年,废牢州改属夷州。二十年,又改属播州。初置在芙蓉山下,因以为名,后移于州东南三里。开元二十六年,以琊川县省入芙蓉县。”
《遵义府志》卷二《建置》:“邘州废置,《唐志》无年。芙蓉县下云:贞观五年置,隶邘州。《元和志》亦云:芙蓉县,贞观五年置。知邘州州县并置在此年。不久州即废,文史不备,可互参也。惟芙蓉县下云:贞观十一年,并瑯川隶牢州。按:贞观五年已称废邘州,其芙蓉一县,不应独无所属,直迟至十一年始隶牢州也。《方舆纪要》言仁怀,唐芙蓉县地,其废县在县南,琊川废县在县东南,是邘州在仁怀矣。”
以上很清楚说明这些县在仁怀县境内,但郑珍撰《遵义府志》卷十《古迹》时,他先把舍月县搬到遵义境内,然后把其他几个县搬到遵义、绥阳、湄潭、凤冈之间,并认为绥阳流经遵义入乌江的乐安江就是夷牢溪,是牢州、夷州所在地。郑珍说:“播州五十四里中有水烟里,即《元史》之水烟等处,地在今遵义县西天旺里。‘水烟’与‘舍月’,其声相近。又舍月,初名高山,高山或是高遥山省称。今高遥亦在遵义县西三十里,去水烟仅三十里,县地或即在其间欤?”这引起了谭其骧怀疑,他在《播州杨保考》中认为赤水河中下游一大片地域,为何在唐代无一州一县之设。
作者:龙先绪
中国酱香酒文化网(Jiangnews.cn)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酱香酒文化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酱香酒文化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酱香酒文化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酱香酒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851-2222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