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浏览中国酱香酒文化网
账号登录 | 注册会员 退出登录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发布

『仁怀物种』假酸浆:藏在果实里的夏天

  发布时间: 2025-06-27 来源: 网络 作者: 小编

仁怀的夏天,青翠蜿蜒的山脉之间,无数不知名的草木自在地生长着,其中假酸浆,便以不起眼的身姿夹杂在野草丛中。枝条疏朗,叶形椭圆,并无多少引人注目的姿色。但当夏意浓时,一种奇妙的变化便悄然发生:假酸浆会结出一个个浑圆的小果子,果皮嫩绿,内里却包裹着无数细小的种子。这些种子的外表裹着一层若隐若现的胶质,正是这些看似寻常的种子,在黔人的双手之中揉搓,被点化成夏天最让人心安的清凉——冰粉。

『仁怀物种』假酸浆:藏在果实里的夏天(图1)

假酸浆花

假酸浆,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为茄科甲酸浆属,是辣椒、茄子的近亲,在西南及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广泛的分布,常生长于荒地或村落周边。

假酸浆植株不高,通常不会超过1米,茎圆柱形,有棱,根部有多数须根。假酸浆的花果期在夏秋季,花单生于叶腋,呈淡紫色,非常漂亮。果实球形,外面有宿存的萼片包裹,看起来像个小灯笼,人们便形象地称之为“灯笼果”。待到这个“小灯笼”成熟,浆果里的籽便成了制作冰粉的原料

冰粉,是贵州黔川渝地区的一道传统消暑饮品,受众颇广。大多数地方的冰粉,以假酸浆和井水为原料制作。因此,群众习惯将假酸浆称为“冰粉籽”,忘记了它的本名。

『仁怀物种』假酸浆:藏在果实里的夏天(图2)

假酸浆果


冰粉,通过搓揉假酸浆籽,获取得到的果胶凝固而成。

年少时,外婆家门口曾有“冰粉籽”。果实成熟后,外婆摘下果实,取出里面细小的冰粉种子,用一块洁净的白纱布包裹起来,再浸入一盆清冽的凉水中。外婆双手紧握着纱布包,一遍又一遍耐心地揉搓着,水渐渐变得浑浊粘稠起来,像是山间薄雾凝聚而成。揉搓完毕之后,将盆子静置一旁。大约过了一两个小时,奇迹发生:那盆水竟凝结成一大块微微颤动的透明冻体。外婆用小刀将其划开,盛入碗中,淋上红糖,再撒点芝麻碎花生末,一碗最简单的冰粉便告完成。那冰粉晶莹剔透,在碗中轻轻颤动,仿佛凝固的泉水,细细一看还有些细碎的小气泡,映着外婆慈祥而期待的微笑。

『仁怀物种』假酸浆:藏在果实里的夏天(图3)

假酸浆籽


现在,一入夏,街上很多摊主推着小推车,挂着“手搓冰粉”的招牌,穿梭在仁怀的街头巷尾。摊主守着一个小桶,桶中浸着的正是那假酸浆籽揉搓出来的冰粉。顾客临门,摊主便用勺子挖出来一大勺,捣碎,再根据顾客口感喜好,搭配红糖水、西瓜、葡萄干、火龙果芒果小料

距离仁怀数十公里的遵义城区,有几家冰粉店。其中,最有名的是万里路冰粉,据称这家店已开了快30年,即便是冬季都不曾歇业。而在仁怀,这种季节性强且利润较薄的饮品,多与凉粉、凉面出现在街边小摊上,并无单独店铺。

『仁怀物种』假酸浆:藏在果实里的夏天(图4)
手搓冰粉

一碗冰粉端在手中,冰凉沁透指尖,送入口中,那半凝固的胶冻体滑过舌尖,既柔软又带着微微的弹韧。糖水的清甜与草本幽香交织,瞬间便消解了夏日的酷热与烦躁。一碗冰粉下肚,那凉意仿佛从喉头直达脚底,使人不禁满足地轻叹一声。

但现在,农村已少有人种植假酸浆这种植物。市面上的冰粉,大多是摊主通过购买的“素食冰粉粉”,再以沸水冲调制作而成。这些人工合成的胶质,刻意调制的浓烈香精味,丢失了自然草木的灵魂与时间沉淀的智慧,与用假酸浆揉搓而成的冰粉大不相同。

当然,假酸浆籽的作用,不仅是制作冰粉,还有药用价值《贵州草药》和《云南中草药》等古籍中记载,其全草、花朵以及种子均可入药,展现出清热退火、利尿、祛风以及消炎等多种功效。

『仁怀物种』假酸浆:藏在果实里的夏天(图5)

假酸浆,这株贵州山野间平凡的绿意,用淡紫的小花点亮盛夏,用灯笼般的果实包裹着黑色“宝藏”。融入了地方饮食文化的血脉。它的形态记录着自然的规律,它的名字承载着民间的智慧,它的种子凝固成碗中那一抹颤巍巍的清凉,无声地诉说着人与自然之间那份朴素而珍贵的约定。

当夏日的热浪再次袭来,别忘了,在山野的某个角落,那株披着细毛、挂着“小灯笼”的植物,正默默履行着它为这片土地带来清凉的古老使命。


更多推荐新闻

图片新闻

更多音画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