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1日,笔者与同事再到茅台镇罗村村开展工作。赵温强,这个普通农民的名字,再一次进入文物部门的视线。其时,与我们一道开展调查的罗村村赵主任告诉我们,村室旁公路内侧的赵温强在修房时挖出了一把铁剑,现已收入仁怀市博物馆保存。

博物馆保存的铁剑
时光回溯,1991年10月31日,这位农民在挖地基时,发现了陶片等一些不同寻常的东西。这个消息迅速引起文物部门的注意,仁怀文物工作者率先赶到开展前期工作。11月8日,时任贵州省考古所所长熊水富率队抵达,正式启动发掘,由此揭示了一段隐藏在陶瓮等随葬品里的大汉风华。
这次发掘的是一座西汉土坑墓,墓葬坐东向西,墓冢南、北、西三面为石壁。其中共清理出陶器、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文物数百件,另有尸骨残骸和丝绸碳化物。
汉武帝时期,朝廷开发西南夷,于元光五年(前130年),在遵义设立了犍为郡,仁怀北部为犍为郡符县辖地。元鼎六年(前111年),在黄平设置了牂牁郡,仁怀南部归牂牁郡平夷县管辖,仁怀进一步融入汉文化圈。彼时的先民,十分重视礼制仪礼,厚葬之风盛行。在仁怀境内,已发现的汉代墓葬有土坑墓、砖室墓、崖墓几种形式,都有丰富的随葬品,或墓穴建造本身花费较高,印证了区域汉文化的传播和应用。
据《贵州航运史》记载:“赤水河在晋代以前可自符县(今合江)通往平夷(今毕节)。”另据《四川内河航运史》记载:“蜀地的一些名特产品,由私商经岷江或沱江,偷运到南岸的符县,溯赤水河到今贵州毕节附近起旱,驮运到牂牁江边,即今北盘江,再装船循江直下,过红水河、浔江、西江。顺流而抵番禺。”据此推测,在汉代开发西南夷的行动中,赤水河是军队、商队进出犍为、牂牁的通道之一,自然受到官方的重视。从这座土坑墓中出土的陶瓮、铁剑、弩机构件和丝绸碳化物来看,我们推测墓主人是一位来此驻守的军人。我们大胆设想:这座汉墓的主人,率领他的队伍从中原来到赤水河流域,驻守在合马一带,控制赤水河航道的部分节点,以确保新开政区的安全和政令通畅。

绳纹陶瓮
他的随葬品中,有一件器物定名为“绳纹陶瓮”,质地为夹砂灰陶,器型为直口、深腹,陶瓮表面拍印绳纹。陶瓮陶胎较薄,火候较高。高36.5cm,口径33cm,底径20cm,重1.2kg。这件陶瓮造型古朴、做工考究,被考古工作者确定为盛储器,为研究区域汉代盛水、储酒等盛储器具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由此,我们看到了2000多年前的中原汉民,从合江经赤水河来到仁怀地域,同时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在肥沃的河岸土壤上,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丰收。或许其中的一部分,就曾被他们酿成美酒,装入陶瓮,让我们在很多年以后,窥见他们的绝代风华。
作者:张霖
中国酱香酒文化网(Jiangnews.cn)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酱香酒文化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酱香酒文化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酱香酒文化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酱香酒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851-2222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