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中国消费名品全国行(贵州站)暨“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区域品牌推广活动在茅台国际大酒店举行。会上,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表示,工信部将酿酒产业列为历史经典产业,中国白酒酿造是世界上唯一的天人共酿的智慧。“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荣膺区域品牌,要永葆生命力,生态是命脉,文化是核心,传承是根本,时间是成就,创新是动力。

当前,中国酒业正处在从“规模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型、产业集中度持续加剧、消费理性化、品质化、个性化多重叠加的关键时期。面对消费观念的日益成熟和市场环境的复杂演变,赤水河谷产区如何在变局中开新局,宋书玉给出了四个方面转变的建议:
一是从“引导消费”到“消费引导”。宋书玉认为,当“渠道为王”转变为“消费为王”,由供给侧主导的话语权正在或者已经让位于消费侧。因此,消费变革的本质是消费逻辑的回归,理性不是距离,而是更深入的共鸣;不是疏远,而是更美妙的相遇;不是拒绝,而是更恰当的选择。
二是从酒找钱到酒找人。宋书玉说,社会的进步和变化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找人就是要与文化与场景与体验之中找到共鸣者。通过构建新的商业模式,例如酒庄、博物馆、体验中心成为人文交流的道路,创意久于艺术,设计、影视、体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提升其美学价值与时尚感,推动企业家酿酒师与消费者真诚对话,成为消费者可信任、可共鸣、可追随的朋友。
三是从“产区品牌”到“品牌产区”。宋书玉认为,产区的内涵绝不能止于地图标记,而更应是一枚文化符号、一个品质承诺、一种价值体系。在新消费时代,产区价值必须从“天然禀赋”的初级叙事,升维为“系统生态”的高级表达。
产区品牌的建设不能再停留在产区政府背书或区域宣传的层面,而应升维至“品牌产区”的系统打造,以产区为整体品牌,以企业为价值单元,构建起“共荣共生、各美其美”的产业生态。
四是从“品牌输出”到“价值共鸣”。最好的品牌,是让消费者在杯中品到匠心,在心中记住情怀。“赤水河谷 中国酱香”作为一个区域公共品牌,其内部蕴含着“一超多强”的复杂品牌生态。他认为,赤水河谷的品牌画卷,既要有擎天之柱,也要有百花齐放。正因如此,在酒业深度革新之时,处理公共品牌与企业品牌、龙头与梯队的关系,是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的核心。
中国酱香酒文化网(Jiangnews.cn)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酱香酒文化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酱香酒文化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它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酱香酒文化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酱香酒文化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致电,联系电话:0851-22222997